行业资讯

立即注册 咨询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企业如何构建自用小型现代化数据中心

企业如何构建自用小型现代化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3日 09:15:22    来源: A5互联

当前企业业务系统繁多,有面向Internet的Web前端应用,以及Web前端应用对应的cache层和后台数据库等;有面向内部的OA、CRM、审计等。单靠传统数据中心的物理网络来满足各种业务承载需求,所要做的网络配置工作量巨大,甚至顾此失彼,要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安全隔离就更显得力不从心。现代化数据中心网络特点是网络功能虚拟化、网络自动化、快速重构和网络流量分析能力,专门为解决上述复杂业务承载应用场景而生。我们在考虑构建现代化数据中心时,首先应从网络规划和设计开始。整个现代化数据中心网络特点如下图所示:

如此,即可在一张物理网络上实现多张虚拟网络,满足不同业务的互联互通和安全要求。

物理网络由开放式网络交换机组成spine-leaf扁平两层网络架构,通过BigSwitch的BCF来实现对物理网络的自动化配置,自动故障感知和修复;通过BigSwitch的BMF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分析;通过VMware NSX的虚拟防火墙、虚拟负载均衡、虚拟路由器、虚拟网关、微分段等功能来实现一张物理网络虚拟多张虚拟网络,满足网络对多个业务系统的承载和安全隔离。

事实上,构建现代化数据中心满足多种业务承载需求,最复杂最需要深思熟虑的地方就在网络部分了,我们把网络问题捋清楚了,后续其他部分的构建也就快了。

超融合应对大规模业务请求

现在超融合很火而且也非常成熟和稳定,那么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是否考虑用超融合方式来实现?

当计算、存储和网络全部实现虚拟化和资源池化之后,即可通过多个虚拟负载均衡来实现负载均衡本身的高可用(一旦某台负载均衡失效对业务无影响),后端连接多台VM虚拟机。这些VM虚拟机组成一个无状态的web前端高可用组(即便有部分虚拟机故障或者异常,由于负载均衡本身对后端服务器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后端虚机异常,不再转发流量至该虚机),负责实际响应来自Internet的业务请求。如果业务访问量大,那么再搭建一层数据库Memcached层,它通过在内存中缓存数据和对象来减少读取数据库的次数,从而减轻数据库负载。最后,落地至数据库,以Mysql5.7为例,采用双虚机方式搭建数据库,数据库之间采用强一致性同步数据方式实现数据库高可用。

业务上云安全、互通、快捷

相应的业务系统开放相关的API接口,同时搭建云管平台,通过云管平台的二次开发,从API接口获取业务系统的实时数据并展现。更重要的是云管还能实现对整个现代化数据中心资源池的利用率的监控、展示,并做到虚拟资源的自动开通。让业务部门对计算资源的使用如同用水用电一样方便快捷!

负载均衡的问题也不必再担心,VMware vSphere企业增强版自带DRS(分布式资源调度)功能,可以实现集群内服务器CPU和内存利用率的平衡分担,你要注意的地方是不要让一些特定工作负载的虚拟机因DRS而发生迁移,从而影响上层业务可服务性。至于我们此前提及的IT采购流程支持问题,试想一下,当我们对整个数据中心进行现代化重构之后,整个数据中心的资源使用率已大大提升,业务部门申请服务器资源时,只要通过云管开通申请即可,而不再是根据项目要求来进行项目会审,项目资金审批,设备招标采购,设备上线调试等繁琐流程来支撑,IT部门对业务支撑的时效性有了质的飞跃。今后对现代化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扩容只要进行模块化横向扩展即可。

模块化化解分支结构难题

远程分支机构无需专用的机房空间,物理场地空间只要满足必要的空间大小即可。在一个模块化机柜当中,集成了IT设备运行环境所需的散热、供电和环境监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搭配上服务器+Force10交换机+vSAN ROBO,完全能够胜任分支机构的IT应用需求。